阅读历史 |

第29节(2 / 4)

加入书签

与自家庶妹周燕两个一道儿走着。周燕叹了一声道:“这么说,张君果真要尚公主了?”

周昭肚子微鼓,人却还很瘦,一笑道:“可不是吗,我婆婆这些日子来把能搬动的都搬动了,风声瞒的够紧,直到今天才吐了口儿。钦泽就算小时候傻气,毕竟是嫡子,又还是归元三年的探花郎,老三不能比的。”

“我还记得他初来咱们府拜先生的那一日,话也不会说,眼神也是呆的,这么些年过去了,他似乎仍然还是那个样子。”周燕笑个不住:“不期他那样的人,竟也能尚公主。”

周昭才进自已院子外院门,便见倒座房前的海棠树下站着个男子。青衣,背影,瘦而挺拔。说人事非,那知人就在院子里站着。

周昭转身给周燕使个眼色,周燕随即便乖乖的又原路退了出去。张君闻得声音转过声来,拱手叫了声:“大嫂!”

以他的耳聪,周燕方才的话定然都听在耳朵里。但不知是脸皮厚,抑或者涵养好,自小到大,无论旁人怎样说他,他混不在意。

“钦泽,你大哥不在,你就不该到我院子里来,那怕外院都不可以。”周昭出言语气十分的冰冷:“这些日子,你又去那儿了?怎么弄的这样满身风尘?“

张君比之上一回来家时又瘦了些,面色微黑,两只薄皮的眸子扫到周昭身上时,那里头所饱含的忧郁,对她满含着怜悯的爱依旧能叫她心颤。他道:“我去了趟上京。”

“上京?那是金国的地方啊!”周昭语气猛然活跃:“你可曾见着你大哥?他可还好?战事何时才能结束?”

张君道:“大哥很好,战事也想必不日就能结束。”

一路风尘到京,回府之后竟无一可见之人,明知周昭不喜,有事却还是要委托她:“大嫂,我竹外轩那张床太旧了,烦请你雇匠人进来替我打张新的,银子等我回来再给你。”

周昭听他要打床,暗道既内定了驸马,将来便是要开阁建府的,还打床作甚。她见他已经经往门口走了,几步追上问道:“要什么样的床?三尺的单人床,还是六尺的大床?”

张君又止步,想了想缓缓伸出手,瘦而长,骨节分明的五指虚浮着,描摹道:“拔步大床,要有顶有盖有藻井,边上还能有抽屉放零碎儿的那种,木料不必太好,结实的老榆木即可,余下的大嫂自己照着办就行。”一路从秦州府到西京,张君深觉得自己太需要一张结实而又宽敞的大床。

他形容那张床时,眼中浮起一抹温和、柔润而又叫人神往的光辉。周昭与他相识十几年,也从未见张君脸上有过这样的神情。

周燕手中捏着方帕子,终是掩不住好奇心,探身进院子,便见大姐周昭往后退了两步,靠在那海棠树上,张君往前逼了两步,身子微微往前倾着,不知在说些什么。

就在她快要听着的时候,张君忽而回头,半眯着眼声音颤寒:“周燕,你在做什么?”

周燕猛得往后退一步,不敢再听,鼻息一声冷笑,自言道:“狗改不了吃屎!”

话音才落,一阵风拂过,张君自她肩旁走过,却是头也不回的走了。周燕眼看着张君拐弯消失在夕回廊上,歪着脑袋深叹道:“和悦公主必得要嫁入永国府,而如今未婚的只有他们弟兄两个,果真叫他尚了公主,钦越哥哥就可以择个好姑娘了。”

便是话里语间,周燕也难以掩饰自己对永国府三公子张诚的喜爱。

虽不过自家姐妹的悄悄话,又还是在无人处,周昭却也难得拉脸:“燕儿,你若再敢口无遮拦说出这样的话来,往后就不要再来永国府了。”

眼看如玉到西京就要一个月了,离张君所说的归来之期越来越近。她内心雀跃不已,到七月初一这天,早早起床替黄娘子家打扫过门庭,又烧热水沐浴了一回,便将自己从成衣庄做的那件芙蓉色的印花纱衣和妆花罗的长裙换上,替自己高高挽了个堆云髻,正在窗前那两面翻的架子铜镜前描眉,便听身后那雇来教礼仪的婆子一声赞道:“人靠衣妆成,小娘子今日乍换了新衣,老身站在门上竟有些不认识!”

如玉回过头来,淡扫蛾眉轻施粉黛,唇儿涂的润润,却不十分的红。她款款起身,一袭芙蓉衣衬的容颜似玉,微行两步至这婆子前,双手相扣于左腰侧,微动手,屈膝,启唇缓吐词语如珠:“如玉见过刘嬷嬷!”

作者有话要说:  被表相蒙蔽啊亲们,张君找大嫂,只是为了要让如玉顺利进门而已!他马上就去找如玉了。

入府

如玉斟茶奉给刘婆子, 站在一旁笑着听她指点,并讲一些自己还未出京时,京里各府间的规矩。这刘婆子说起自己在宫中给和悦公主做教习的一段儿,说到伤感处便红了眼圈儿:“我那公主, 性子单纯和善,天下再没有的好性儿, 前两日还寄了信来,说是眼看就要出嫁,只怕是要嫁入永国府。如今几国交战, 公主不必和亲,与她的几个姐姐比起来, 她不必离国赴异,也算有个好归宿。”

如玉一听说到永国府了,也知张君兄弟四个, 递帕子给她好奇问道:“但不知是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