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6节(1 / 2)

加入书签

2020年4月。

在米国加州特斯拉的工厂。

在米国本土生产的第1辆特斯拉生物新能源汽车下线。

这辆被命名为特斯拉odel c的汽车,外观仅仅是比odel3有了一些小幅度的改动。

最大的变化当然是能源。

odel c使用了长天科技提供的生物新能源电池,续航达到了350公里。

同时电机以及汽车的其他部件也通过了长天科技,生物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的认可。

这种标准认可的缩写为(gbcqc)。

意思是由长天科技制定的生物新能源汽车标准,同时获得了夏国国标的认可。

这种认可,特斯拉没有将其放在对米国销售的汽车说明书之中。

米国和特斯拉都要面子。

米国人也不知道odel c之所以能够在米国上市,最重要的并不是米国相关部门的态度,而是长天科技的态度。

同时米国人也不会报道,特斯拉每销售一辆odel c,长天科技首先要赚取生物电池的钱,还要从销售的利润之中获取25%(而在夏国市场特斯拉每卖出一辆汽车,长天科技都会获得纯利润的45%。)

这就是特斯拉和长天科技之间的不平等条约。

竞争和风险交给马斯克自己去承担。

而利润将会和长天科技共享。

这就是属于长天科技的新能源汽车时代。

长天科技拯救了特斯拉,并且间接拯救了半个米国汽车行业,米国以及西方的媒体肯定不会报道。

但是夏国很清楚呀,大量在米国留学和生活工作的夏国华人也清楚。

大家的心中骄傲无比。

这些华人第1次觉得自己在米国生活,要比米国本土人高人一等。

华人们疯狂的将米国时代周刊以及其他媒体的报道和行业的反应新闻搬运到了夏国的微博和随聊上。

并且十分骄傲的在这些新闻下面进行了评论。

“如果不是长天科技特斯拉,早就完蛋了,米国人居然把特斯拉和马斯克斯作为英雄,真是太可笑了。”

“这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是马斯克,他们全然忘记了马斯克背后的事,长天科技和陈潇。”

“长天科技真心牛逼,我作为一名夏国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他居然以一己之力立的新能源生物汽车的技术标准,并且让全球的各大汽车企业严格执行,这绝对是夏国市场的第1次。”

“这一次米国的各种精英阶层和那一些音派议员们都选择了闭嘴。毕竟如果失去了汽车行业,米国多个工业州的经济都将会立刻陷入衰退。”

“长天科技牛逼!”

与此同时在夏国羊城。

羊城最大的丰田4s店,关门了。

诡异,科技的幽灵

丰田4s店的郑老板看着工作人员关好了大门,心中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经营了二十多年的丰田4s店终究有他老去和死掉的一天。

不仅是羊城的这一家丰田市也选择了关门,夏国大部分的丰田4s店都已经关门了。

而且丰田还关闭了位于夏国的多处工厂。

并不是丰田希望退出夏国市场,而是汽车实在是卖不动。

比起能够及时转弯的特斯拉,丰田的气数算是耗尽了。

几年以前,东洋的多家车企共同认为,只有氢能源汽车才是人类的未来。

因为氢能源汽车环保,能源转化之后只是生成水。

干净的水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不算是污染物。

而且制造氢能源电池的原材料可以是海水。

对于能源无比匮乏,没有锂电池基础也没有生物能源基础的东洋而言,这是唯一的选择。

所以在确定请能源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能源之后。

东洋多个汽车企业联合高校实验室,疯狂的攻克氢能源技术,并且也最终掌握了大量的氢能源技术专利。

几年前的东洋各大车企非常的得意。

他们在耐心的等待着全球的汽车时代进入氢能源汽车时代。

等到那个时候,东洋的车企就可以和燃油汽车时代一样,安安心心的做领头羊,在全世界卖专利就行了。

真的到了氢能源时代,东洋的汽车企业日子甚至要比燃油汽车时代舒服的多。

因为在燃油汽车时代,还有欧洲和米国的汽车企业和自己分一杯羹。

一些发动机特别是涡轮发动机以及at变速箱的技术还在米国以及欧洲人的手中。

如果到了氢能源时代,几乎所有的氢能源技术都在东洋人的手里。

那时候,东洋的汽车品牌称霸全球,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哪儿知道,东洋这边辛辛苦苦的布局氢能源,而全球的车企却都不和东洋的车企玩。

要么就是搞之前的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