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章(1 / 2)

加入书签

归雁咳了一声,侧脸看了童奕一眼,童奕耳朵红红的,头已经快埋到膝盖了。她拉过一张椅子,坐到宁书筠和童奕之间,略微思索了一下,才开口道:“书筠,其实那天在童家发现的事情,是这样的……”

归雁简明扼要地把童奕的情况说了一下,中间巧妙略过了童奕体内小鬼的身份以及童家替命的往事。

“卧槽!绝了啊小天师!”宁书筠听完归雁说的,整个人都坐不住了,她站起来走到童奕跟前,左右看了看,然后用力拍了她肩膀一把。童奕被拍得身子一晃,差点从椅子上栽下去。

宁书筠思来想去,又觉得不对,往旁边一坐,问道:“那你原本的魂不是全了吗?有办法换回来吗?总不能一直这样吧,风险系数也太高了。”

童奕摇摇头:“我现在暂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我想继续查出我家,还有归雁家所藏的那些卷轴背后的秘密,既然整件事是因为卷轴上所记得事情而起的,那肯定也能通过这些卷轴解决。”

“那你现在,有下一步的眉目了吗?”宁书筠也开始认真思考起来,“实在不行,要不就找时间要么再回你家查查,要么就去查查她家?”她指了指归雁。

“我猜可能会是西南那边。”童奕侧过身,站起来去桌子后面的侧柜里拿出那本爷爷写的旧册子,又拿起一张纸。她坐回来,把册子翻到中间,指了指那张残页,说,“我爷爷把这几页撕掉了,只留下这两个字。”

宁书筠凑过去看了看:“邛都?”

“嗯。”童奕把手里的纸递给归雁,继续说道,“我前些天已经自己查过很多相关资料了,只有邛都是可以继续深入查探的,爷爷肯定去过这里,所以我打算下一步先去查查这个地方的旧地方志,之后再亲自去一趟。”

归雁把纸上的内容看完,又抬眼扫了一眼被童奕收拾好放在屋子另一边的一个登山包,然后瞟了童奕一眼。

童奕:……

莫名心虚起来。

宁书筠从归雁手里拿过那张纸,看完之后也有点恨铁不成钢,一抬手又要去拍她:“我说你是不是有点气人,啊?遇到事就会自己在这吭哧吭哧搞?关着门哭?你倒是跟我们说一声啊,多个朋友多条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咋,你还想自己带个鬼闯江湖啊!”

说完看了坐在后面博古架上一晃一晃荡着腿看热闹的癸辰,又补充道:“哦,孩子还扔在别人家。”

童奕缩了缩脖子,没说话,一副很理亏的样子。

宁书筠叹口气,放下手:“算了,我大人不记小人过,来都来了,下午一起去查查吧。”

童奕微微吸了一下鼻子,很小声的说了句“对不起”。

宁书筠被吓了一跳,她凑到归雁那边,小声问道:“咋说,她是不是真的被夺舍了,怎么这么不对劲啊……”

“给她点时间。”归雁也无奈地微微叹了口气。

三个人简单合计了一下,之后出门吃了顿午饭,就直接开车往市区的图书馆而去。

杭城市立图书馆在老城区中心,绿化很好,连门前的马路都被两侧的梧桐树荫遮得严实。现在已经是深秋近初冬了,人行道上铺了一层半黄的落叶,踩上去发出轻微的窸窣声。现在还是工作日,图书馆的人不多,三个人去资料室做了登记后,就分头去查有关邛都、乌蛮和氏羌。

童奕先是查了现今西南常市的地方志,但地方志上最早也只是追溯到汉代之前,而且记录十分简单,再往下细分就没有了。她又用关键词交叉搜索了一些老旧资料,但大多都是当地一些有研究价值的古迹或是遗存,再者就是一些结合了现代传承的东西。她有些头疼,西南那么大,就算知道邛都现今是常市,但也不亚于大海捞针。

“童奕,来看。”归雁过来在她耳边轻声喊了她一句,然后拉着她来到自己正在查的资料前。童奕凑过去看,是关于乌蛮的信息。乌蛮是汉代从上古氏羌族中分出来的,最早居住在西北,但后来有一部分族人翻过大雪山,来到了西南,并且在这里繁衍定居。

归雁用手指了指这一页末段的一句话,上面写着:五尺道是西南一条交通大动脉,连接蜀市、夜郎,一直到昭市,沿途皆有僰人居住。

“僰人,是乌蛮的一种叫法。而邛都,古时就是指乌蛮,”归雁说着,将资料翻到前面几页,指给童奕看。

童奕盯着那几行字,脑中迅速开始将信息联系起来,不死民是一个上古部族,假如这个部族存活至今,那么最有可能就是在一些古部族延续至今的地方,他们也许并不再使用以往的族名,而是混在现在的人群中,即使是独立聚居,也会和现今社会有所来往,所谓大隐隐于市,最好的藏身方式,就是混入茫茫人群中。

她正在想着,宁书筠也查到了什么,走过来说:“你们说的那个乌蛮,有不止一个分支,其中好几个都基本没什么记录,我觉得,记录越少就越有可能,你们看。”

归雁接过宁书筠手里的资料,很简单,只有一行字:招服族,村落不满百家,其地又名木期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