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13)(1 / 3)

加入书签

[准确来讲是还没有完全解除封印的科技树。]系统解释道,[宿主可以通过接触树枝了解具体的学习内容。]

顾行一心念一动,他向着信息学分支中的人工智能伸出了手。手一伸,顾行一就感觉身体一轻,一朵云把他托了起来,轻轻放在那根分叉上。

就在他坐上那个分支的一瞬间,眼前浮现出4个方框基础,深度学习,仿真学习,应用设计。

顾行一毫不犹豫地先点了基础。只见python指南、pandas库用法、随机森林、逻辑规划、kans聚类等具体知识点后面已经打上了绿色的小勾。

[绿色的勾代表宿主已经掌握了这一类知识点,不需要练习啦。]系统在一边解释道。

顾行一轻轻应了一声,又打开了深度学习。多层感知器 、机器学习、卷积神经网络 () 、递归神经网络 (rnn)等都是他初步学习过的,这些知识点后面分别有个百分之三十到八十的进度条。

而仿真学习后面则是人工智能前沿的技术,分别有强化记忆网络,迁移学习深入,仿真神经网络。按照介绍,这部分的人工智能系统已经高度模仿人脑的工作学习原理了,在处理混沌的宏观的无大数据基础的问题上性能有质的飞跃。

最后的应用设计,顾行一点了点,没有反应。

[系统?]

[只有宿主完成了前三大板块的学习才可以打开最后的应用部分。]

[好的,那我可以开始了吗?]顾行一问道,[可以用积分兑换训练时间吗?]

[可以的呢,但是现在积分兑换的话比例比较高,100积分换半小时,不如等到第一个学习任务完成,训练时间的价值就会降下来。]系统特别贴心地分析道。

同时,顾行一视野右上角出现了一个屏幕,第一行是时间倒计时,第二行则是进行中的任务人工智能学习。

而他的手上也出现了厚厚一叠讲义。上面清清楚楚写明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深入浅出,并且把不同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形成一张完美的知识网络。

开始时顾行一急着了解知识体系,只是匆匆读下去,结果一目扫过不过心的结果就是讲义上草草忽略的部分被瞬间标红。

顾行一只有回去认真看进心里了才可以消去红色的高亮。

[这是掌握度提醒,如果宿主看过后对某一部分的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就会标出来。]系统适时解说。

除了这个功能,似乎开启训练时间后顾行一的专注度也有所提升,训练空间确实是学习的神器。

[系统,可以把教材带出去吗?]顾行一看着书,又开始一心二用,打起了带着教材在外面阅读好节省训练时间的歪主意。

[可以,]系统的声音兴奋起来,[宿主可以用五百积分兑换电子稿,之后打印出来就好了。]

[好,训练时间结束。我用五百积分兑换电子稿。]顾行一合上书站起来,比起之后的应用之类,明显现在阅读书本对训练空间的依赖更小,还是省着点吧。

说完这段话,顾行一就眼前一晃,到了现实时间。他赶紧看了眼时间,晚六点,和进去时一样。

[讲义已经传送到宿主电脑。]系统也把事办好了。

顾行一闻言打开电脑,中间显示的是一个打开的文件夹,上面孤零零一个txt,标着讲义二字。再看文件地址,只有一排问号。

家里有打印机,顾行一也就懒得下楼找打印店了,哒哒哒了不少时间,拉出好几百页的讲义,抱在手里厚厚一叠。

顾行一好不容易找到几个大夹子,将它们分成上中下三册装订起来。

训练空间里的奇书到了现实生活就没有那么体贴了,顾行一只好自己一个人琢磨哪里不懂,哪里是重点,时不时兑点专注时间来攻克难关。

电脑里也下载了编辑器,勤勤恳恳码了不少代码。

虽然顾行一之前用的笔记本性能已经挺高的了,但是运行起大的程序来,动不动就开始呼哧呼哧地转风扇,就这样机表还烫的吓人。

顾行一只能够默默改成在台式电脑上跑练习的小程序,然而随着顾行一开始学习仿真学习的部分以后,这台电脑也日常游走在退休边缘。

或者说,再不退休就去世了。

为了陪伴他们家三年的大功臣老电脑的寿命和顾行一自己的小命着想,顾行一艰难做出一个决定,换电脑,必须得换,换一个服务器还差不多。

但是租用服务器价格真的不低,顾行一在把钱投入股市以后,手头紧张的很。

好在,他计算的收网时间到了。

顾行一打开另外一个窗口。合伙人刚刚发来了一个消息:前两支都涨到您标出来的5389以上了,最后一支也到了2450,具体数据在下面图片。我们这边的分析师估计明天还有上涨的空间,真的要抛吗?

到539278、5643,08、245696就抛,抛完把资金打进我的账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