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21)(1 / 3)

加入书签

行吧。顾行一看着两个女孩子也眼睛亮晶晶地充满期待地看着他,终于还是动摇了,一挥手,三人就撒手没了。

不是吧,建模有这么可怕吗?

顾行一摇摇头,完全不理解他可怜又弱小的队友们。就他体感而言,这两天主要是在教学而不是做题,还不如训练空间里的题目有挑战性呢。

他收拾了一下电脑,本来打算就去找楼哥聊聊上一次孪生素数理论的,结果刚出了门就被两个人堵住了。

两人长得一模一样,甚至穿着一样的装束,仿佛复制粘贴的一样,一看就知道是双胞胎。

他们都带着黑框眼镜,穿着白大褂。身材高瘦,好似根竹竿。表情空白,俗称面瘫。

一出来就对着两座冰山,顾行一被寒气冲了一脸,笑容都差点被冻僵。

你好,有什么事情吗?但他是见过世面的人,迅速揉了揉脸,依旧友好地问道。

其中一座冰山拿了手机,似乎在比对照片,之后向身边人点了点头。

那人确认了,开口直接的说道:我是化院的材料博士孟蒙,他是我弟弟,药学的孟绵。为了方便辨认,他喜欢带个手表。

说着,孟蒙指了指孟绵的手腕,确实是有这么点不同之后孟蒙继续讲述来意:我是来寻求合作的,具体事项我们可以找个地方谈。

现在是食堂开饭时间,可以边吃边聊。孟绵看了眼手表。

两座冰山自顾自地说完,毫无表情的脸一同看向顾行一。

大哥们,你们这样好像恐怖片啊。顾行一腹诽,但是他还是笑着点头:两位学长好,我请你们吃饭吧。

到了食堂,他们找了个二楼小包厢,点了几道家常菜。

顾行一还没有来的及寒暄,孟蒙就打了个直球:高老向我推荐的你,他说你可以解决储氢材料的一些数据处理。所以我来找你合作,你帮我计算建模,我可以将论文二作给你。

储氢材料是一类能可逆地吸收和释放氢气的材料。

随着经济发展,能源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除了核聚变发电一直是国际关注的重点以外,氢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也因为其本身的清洁高效而成为热点。

除了氢气来源问题,还要要解决的就是氢气的安全贮存和运输,储氢材料就是关键。

顾行一知道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只是:为什么选择我?

高老的眼光一直很好,我导师的合作伙伴也是他的学生。虽然,孟蒙看了眼他过分秀丽而显得稚嫩的脸庞,你看起来不是很专业,而且实在太小了。

是男人就不能承认自己小,顾行一挑挑眉:世界上总是有天才的,不是吗?

如果我不相信这一点也不会来找你了,孟蒙点点头,拿出平板,将一排数据展示给顾行一,现在是证明你自己的时候了,小天才。

顾行一接过平板,从容地扫视起来,或许化学方面的知识他只是入门但是数字的敏感度确实无可比拟的。

或许在别人眼里这些数字组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雪原,让人无助地迷失在其中。但是对于顾行一而言,他就像个老练的猎人,总能发现几乎被雪掩盖的细小脚印,听见雪落声中轻浅的呼吸声中,然后循着这些蛛丝马迹,捉住最狡猾的那只白狐。

这里有个特殊分布。顾行一眼前一亮,他拿出随身小本本,撕了张纸下来,刷刷刷写了三页算式。

你们想要什么。顾行一把纸推给他们。

孟蒙脸上的冰山渐渐有消融的趋势,他拿着纸张,低着头细细读起来。

倒是孟绵开口了:我听小师妹提起过你,他的男朋友是你的室友,经常夸奖你。

怪不得,原来是孙久还给了个助攻。

好,孟蒙把纸张收起来,伸出一只手,欢迎你加入我的项目,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储氢材料

确认了两人的合作关系以后,顾行一第二天就被邀请到了实验室。

化院的实验室总体以蓝灰色调为主,抬头一看天花板上管道纵横,四处可见通风口,有一种别致的艺术感。

顾行一抬头看了看,又兴致勃勃的打量两旁的通风厨,气瓶,冰箱和烘箱之类的仪器。这里算是比较经常开展实验的地方,放在这里的都是一些不算娇贵的仪器。

像那些千百八十万买来的金贵仪器往往被妥妥当当存放在单独的房间里。

可见化学之烧钱,绝对不是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实验项目的时代。

所以每一个化学实验室里面都会有一群技术不怎么娴熟的搬砖工,几个已经技术成熟又具有一定领导和教学能力的科研狗,最顶层的才是导师一级。

显而易见,孟蒙已经到了接近导师的阶级,算是这个实验室的大师兄,手头已经开始独立带人解决一个项目。

他带着人一走进实验室,便有个穿着白大褂皱着眉的科研狗冲了上来:师兄,昨天做的一百组没有一组达到了标准。

孟蒙脸上依旧还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