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59)(2 / 3)

加入书签

理学的理论完美的融入到了材料实践中。这一篇论文不仅仅在理论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将理论推广直接进入了应用过程。这个往往要耗费数代人努力的过程,被他缩短为短短数个月!我们的教科书将因此改写。jacs最核心位置的论文就是这一篇,甚至于还附上了一篇满怀激动的审稿人意见。

同一个人

尽管评价如此之高,但还是因为整个理论过程太过于超前, 而引发了一场不算小的争议。

就算是jacs内部也因此争议不断, 甚至在找了5位审稿人以后也拿不定主意。计算化学的研究者们本就稀少, 能够在物理学领域前沿的凝聚态物理学上有着足够过硬的功底的更是凤毛麟角。

好在, 化学这一门科目的根基从来不在理论上。理论逻辑的自洽并不是验证一套理论的最基本依据, 所有的理论都将经历实验的验证才可以被大家所承认。

而这一篇论文提供了足够多的数据,并且举出了1~5代超导材料作为例证, 全世界的相关研究者都为此活动起来。

据ca文摘发布的报告, 几乎是在论文发表的半个月之内, 各国研究机构纷纷就此立项, 沿着此条理论的道路不断探索超导材料的前沿。

顾, 你确确实实成名了。博尔图教授一边浏览着网络上的惊叹,一边感慨着。

顾行一坐在他旁边,低头翻阅着一本书,听了这话才抬起头来,有些疑惑。

博尔图教授拍了拍他的肩膀, 让他看一看电脑屏幕:学术界一下子出现了两件大事, 自然会有人发现他们之间的关联, 比如说两篇顶刊的作者都是同一个人, 比如说这位优秀的作者是我们n大的研究生。

这件事情是在第2篇论文发出去后的不到半小时,一开始便是雨国国内的数学论坛上有人忍不住发出了疑问:顾行一是一个并不算常见的朝国人名, 为什么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他?不会是冥冥之中的巧合,那两位天才撞在一起了吧。

两篇论文都是n大的,我有一种奇妙的预感。

这题我会, 我们n大就是有一个学霸,据说学校专门给他制定了学习计划,数学和化学双学位同修的。

我艹。

向大佬献上膝盖。

给大佬递烟。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借着网络的东风,瞬间弄得人尽皆知,到了现在,几乎网上都是相关报道,各大论坛多的是技术分析贴,影响分析贴,就算实力不济也会有跟这位大佬聊过天一起坐过图书馆的炫耀帖。

顾行一最近很少出门,但只要行走在校园里,就会有人过来对他道一声恭喜,接下来一定是握手拍照发推特三连,美滋滋的在社交论坛上炫耀自己遇上了这位大名人。

[宿主,我觉得你可以就此展开一项收费活动了,保证你日进斗金。]系统如此评价道,在顾行一开始怼他之前转移话题,[宿主,两本顶刊任务结算完成,评价都是s级,宿主总共获得10万积分,附带商店打折两小时,十连抽三次,]系统似乎察觉到他的想法,冒出来报起了数据,[要不要考虑一下子去商店找一些相关方面的理论证明图纸?]

顾行一摇了摇头:[把积分全部点在物理天赋点上,抽卡机会留着,我这个非洲人还是找个著名科学家故居却试着偷渡一下。]

[行吧,]系统忍不住叹了口气,[您真是我见过最抠门的宿主]

[您也是我见过最喜欢推销的系统。]顾行一又和系统进行了日常互怼工作。

与此同时,物理天赋点的技能条被灌满,双s评分闪闪发光,纯白空间里的大树又向上窜了一窜,满意的舒展开枝叶,翠绿的颜色仿佛刚刚被水清洗过一遍。

酥麻的感觉从头皮蔓延开来,顾行一忍不住皱着眉头唔了一声,那阵感觉过了之后,再看这个世界,又有了全新的感觉。

[我感觉现在我是真的可以去挑战杨米尔斯方程了。]顾行一打量着这个世界,无数新的灵感从心头升起,[我现在好的很,可以预言薛定谔的猫是死是活的那种,又或者在思维里面构建11维空间。]

[怎么样?客官可以给个5星好评吗?]系统见缝插针地说道。

[给你,]顾行一爽快的点亮了脑海中的5颗星星,[你们系统也要绩效考核吗?]

[唉,这不是要恰饭吗?我们享受了和人类平等的权利,也要付出同样的义务呀,要赚钱才能恰饭呀,]系统沧桑地点了支烟,[大家都不好混,互相体谅一下。我还要去写观察报告,先潜了。]

本来还打算去商店买点东西,顾行一还没有说完,系统就再次消失不见。

不仅仅是网上,传统媒体更是为学术界这一件大事而感到骄傲。这不仅仅因为这是一项跨世纪的科研发现,更因为这篇论文的作者年轻俊美,而且来自于神秘的东方,话题度极高,绝对是一项新闻热点。

他们什么纷纷整理了顾行一的经历,恨不得将他从小时候开始的经历都拿出分析出将来在科研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