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63)(1 / 3)

加入书签

顾行一听的老脸一红,下意识说道:这也只是一个特例而已。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千千万万次。唐院士说,这个材料研究所就叫计算材料研究所好了,学院里面会从数学物理化学三个学科中招募人才加入研究所,上面也批下了一笔丰厚的资金,需要多少你只管跟我说。

至于人才,他们的简历我都发到你的邮箱里,你一个一个挑过去,想挖墙脚的我们帮你挖,唐院士这方面考虑得很清楚,等到7月底的时候,研究所也已经建好,到时候我们来一场面试,把人招齐。

那我也不好推辞了,顾行一很快也冷静了下来,刚开始只是地位的转变,让他有些许不适应而已,但是在雨国带领一个研究组甚至是作为带头人之一参与世界级项目的经历让他迅速安下心,以后还请唐老多多指教。

也不用提什么指教了,现在我们这群老家伙都不一定比得过你了,唐院士笑着说道,语气中很有些欣慰,以后咱们是合作关系。之前你提到过的超导理论的讲座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好让人早点做准备。

什么时候做好准备就可以开始,顾行一走到书桌前,翻出了之前进行计算的手稿,条理分明,清清楚楚,我这里是不需要过多做准备了。

那好,我这就叫人把学校大礼堂空出来,在给学界里面几个关注这件事的老朋友发一下邀请函,你这一套理论引起的轰动可不小,唐院士补充道,估计老秦那里也会广发邀请函,还要在线上留出一部分给相关研究者们预约,可能会是数千人的大讲座,你先做好心理准备。

顾行一想了一想会出现的黑压压的一排排人头,还是决定不必托大,先用全息投影放出来一排人头练习一下再说:我会做好准备的。

别忘记看一看发过来的人才简历。唐院士最后还不忘嘱咐道。

顾行一点了点头,打开了邮箱,顿时被里面塞满了的邮件震惊到了。

认真一看,每一个邮件都是一份简历,其中不乏副高和高级职称的研究员以及有青千头衔的优秀研究者,甚至最后还混进来了一个杨子学者。

好像是有点厉害啊。顾行一恍惚间意识到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万众瞩目

七月中旬, 京都计算材料研究所的招聘终于进入了最后的面试阶段。

走廊上站满了人。

尽管室内有空调, 但这里站着的拥挤的人群无不满头大汗, 紧张又期待地盯着走廊尽头一扇小小的黑红木门。

赵鹏也是其中之一, 他又擦了把汗, 攥紧了手中的面试资料, 一边来回转悠, 一边默默地背诵着自我介绍和面试技巧。

最后实在是静不下心来, 眼睛一闭,开始默念起元素周期表来。

这个效果更好一些,他渐渐冷静下来,又打量起周围的竞争者们,看着每一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每一个脸上都写着志在必得和胸有成竹,他甚至看到了一位扬子青年学者。

那一位也是超导材料方面的学科带头人, 当年回国以后便是因为在这方面的出众成绩被理工大学特聘, 成为了扬子青年学者。

想不到他也来了,这可了不得。

国内一般认为在学术水平上基本可以排为青千,杰青和杨子, 再往上是千人计划,最后就是院士。

像今天他要面试的这个研究所的带头人,便是一位铁板钉钉的杰青, 过不了多久还可以评选千人,等火/药奖预定以后,极有可能评选为院士。

想想人家年纪轻轻转眼已经剑指院士, 而自己奔四的人了,手上还只有一个可怜巴巴的青千,也不由得感叹天赋的重要性。

那扇门又被人推开了,无数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去。

看见出来的人面色恍惚,颇有些如丧考妣的意味,众人都觉得头皮一紧,纷纷翻出面试秘籍来,抓紧时间抱佛脚。

第36号。从门后走出来个高高瘦瘦的学生,推了推眼镜,他报出了下一个名字。

我。赵鹏举了举手,小步快走到门前,小心翼翼地敲了敲门。

进来吧。里面传出来明朗的青年音。

赵鹏心里不易觉察地松了口气,听上去是个好脾气的人。

然后他推开门走了进去,一边关门,一边鞠了个躬:您好,我叫赵鹏,在z理工担任过教授,研究方向是铜基超导材料,发表过一篇prl

他一边进行自我介绍,一边扫视了一眼面前的面试官们。

桌子后面坐了三个人。

正中间的青年眉清目秀,笑容盈盈,一只手轻轻转着笔,很认真的在听他的自我介绍,这一位恐怕就是顾教授了。

而他两边,左手坐着的面容严肃的老者无疑是q大数学系的带头人高老先生,右手边,则是每一个化学研究者都熟知且憧憬的人唐院士。

看这阵容,赵鹏就忍不住呼吸一紧,说话差点磕磕绊绊起来,好在这一套自我介绍是他练习许久了的,居然也顺利念完了。

等室内安静下来,赵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