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八十九章 右相质疑当场验毒(2 / 3)

少许吐出的涎沫,两脚尖直垂下绷紧,腿上有些血痕,再看肚腹已经因为血液下坠而呈现青黑色。

&esp;&esp;从他的裤子也可以看出,谢英棠大小失禁,这些都是被吊死的痕迹。

&esp;&esp;然而杨璟很快就发现了一些新的痕迹,在他的身上,出现了很多青黑色斑点,而他的手脚指甲也都呈现黑紫色,口眼耳鼻都有出血点,且腹胀如鼓,这些都是生前中毒的迹象!

&esp;&esp;也就是说,谢英棠极有可能是被毒死的,而非吊死的!

&esp;&esp;这古代的毒素可不比现代,无外乎虫毒蛇毒、草药果实菌蕈毒、蛊毒、酒毒、砒霜等金石毒。

&esp;&esp;每一种毒,都有不同的时候特征,比如中虫毒的,便会呈现遍身上下、头面、胸心都是青黑色,肚胀,或口内吐血,或肛门内泻血。等症状。

&esp;&esp;在没有现代设备和试剂检验的情况下,杨璟也只能与寻常仵作一般,用古法来定性了。

&esp;&esp;再者说了,杨璟的结论想要说服别人还成,似董槐和徐佛这等干过专业刑名的官员,仵作们的古法检验,反而更符合他们的认知,反而更有说服力。

&esp;&esp;杨璟几乎已经可以确定,谢英棠乃是生前中毒致死,只是考虑到如何才能让这些人信服,杨璟又沉思了片刻,这才朝众人道。

&esp;&esp;“这谢英棠并非被活活吊死,而是中毒身亡的。”

&esp;&esp;如果谢英棠是被毒死的,那么那碗壮胆酒便是源头,而杨镇则成了最大的嫌疑犯!

&esp;&esp;“你胡说!你说是就是了么!”

&esp;&esp;徐佛和董槐果然凑近来查看,不由皱眉道:“杨璟,你这般定论,实在有些勉强了。”

&esp;&esp;事关儿子的清白,如果杨镇有嫌疑,董登州也免不了帮凶之嫌,董槐也顾不得这许多,解下头冠,从发髻上拔下一支银簪,刺入了谢英棠的喉咙,过得片刻才拔出来,那银簪却亮白如新!

&esp;&esp;“诸位且看,若是被毒死,以银器刺入喉间,毒素浸染,银簪该发黑才对,可这银簪却亮白无染,可见谢英棠并非毒死!”

&esp;&esp;这古代人相信银针试毒的方法,但现代科学而言,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准确,除了少数矿物金石毒能够使银针变黑,其他毒素其实都是没有反应的,这涉及到银的化学反应。

&esp;&esp;即便是砒霜之类的矿物毒药,想要让银器变黑,也需要很长时间的接触和反应。

&esp;&esp;可正如杨璟所言,他们就信这一套,如果杨璟搬出现代学说,会让人觉得是天方夜谭,甚至是杨璟胡说八道。

&esp;&esp;但遭受到质疑,杨璟必须澄清明白,杨璟朝董槐说道:“董相公乃提刑官出身,想来该知道尸僵吧?”

&esp;&esp;“尸僵?”

&esp;&esp;“就是尸体会变僵硬”想要灌输这种概念,也实在有些吃力,不过杨璟还是继续说道。

&esp;&esp;“这人死后的尸体僵硬,也是有迹可循,随着时间的推移,尸僵程度会越发严重,而后又会渐渐软化,这一现象,想必董相公和徐提举都该见过。”

&esp;&esp;杨璟见得徐佛和董槐不说话,也算他们默认了,因为尸僵和尸斑等最为基本的尸体现象,他们肯定是见过的,只是没有总结出规律,也没有这些新鲜名词罢了。

&esp;&esp;杨璟继续解释道:“通过尸僵程度,便能够反推大致的死亡时间,这一点或许徐提举和董相公都没有尝试过,但杨某在巴陵之时,宋阁老著书立说,却是与我探讨过这个问题,并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之谈。”

&esp;&esp;“根据尸僵来判断,谢英棠的死亡时间已经至少已经超过一个时辰,综合杨少府等人的供述,可以证明他吊上去不久便死了,试问一个正常的健康男子,又岂会耐不住吊他个把时辰?”

&esp;&esp;杨璟此言刚落地,董槐便摇头道:“这些都是你跟宋慈私下里的经验之谈,刑部和大理寺都未曾采用过,又如何能用自己的经验之谈来定夺死因?”

&esp;&esp;杨璟就知道董槐会反驳,此时便朝丁大全道:“劳烦侍御史大人让人帮我准备一样东西。”

&esp;&esp;丁大全可还依仗着杨璟能够查出真相,洗脱周震炎的嫌疑,他又习惯了跟董槐对着干,董槐质疑杨璟,他当然要帮忙,此时也放下了与杨璟的龃龉间隙,照着杨璟的吩咐,让人取东西去了。

&esp;&esp;杨璟朝董槐道:“银器试毒确实有着一定的道理,但也有着局限性,并非世间所有毒都能够查探出来,本官以为,不同的毒,便该用不同的法子来试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